手機看新聞 | 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 | 網站地圖 湘潭新聞在線,湘潭權威新聞媒體!
 

實時·準確·聚焦

當前位置:主頁 > 湘潭民生 >

湘潭市民買萬尾魚苗到湘江放生 漁政:盲目放生會破壞生態平衡

2016-06-14 09:24 | 來源:湘潭新聞網 | 人氣:1 | 評論

6月12日,市民在湘江邊放生。

6月12日,市民在湘江邊放生。

□ 放生前應提前15天向當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

□ 外來物種、雜交種、轉基因品種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態要求的水生生物禁止放流

6月14日訊(湘潭晚報 文/圖 陳旭東)“嘩啦啦!”一條條魚苗歡快地躍入湘江……6月12日上午,數十位市民聚集在十八總碼頭投放魚苗。記者上前一打聽,原來這是一次市民自發組織的放生活動!

目擊 萬尾魚苗入湘江

6月12日10時許,雨湖區十八總一下子熱鬧起來。幾十人抬著充滿空氣的透明塑料袋向碼頭走來,塑料袋中裝滿了魚苗。這些魚苗被集中放在岸邊,經過一番簡單的放生儀式后,這些人提著塑料袋走到江邊,解開塑料袋口子,一條條魚苗翻騰著躍入湘江。

“放生是行善積德,我們買來魚苗就是為了放生,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放生隊伍。”這次活動的參與者曾女士介紹,當天參與放生的市民有30多人,“這些魚苗是大家從湘潭縣一家魚苗養殖場買來的,大部分是草魚、青魚、鰱魚、鳙魚、泥鰍、柴魚,有將近一萬條,我們每個月都會有3次放生活動。“以前我們放生的魚都很大,于是一些人在我們走后用網兜去撈,之后我們索性只放小魚苗了。”

就在碼頭附近的江邊,我們注意到有六七名釣客,他們手拿各種漁具,似乎在等待著放生結束后打撈仍在岸邊洄游的魚。

憂慮 外地物種頻現身

“現在民間的放生放流熱情可以說是越來越高了,我常常見到一些組織、個人來到江邊、碼頭放生。”家住十八總附近的市民鄭先生告訴我們,有的小兩口結婚了,買些魚跑到江邊放生;有人喬遷了,一家人來放生;有的康復出院了,也到江邊放些小烏龜之類的祈福。

“就怕放進去一些不是湘江原生態的魚種,破壞環境生態平衡。”湘潭市漁政管理站一位負責人表示,民間放生出發點是好的,可以增加湘江流域魚的數量,但如果放流時間、地點、品種不恰當,也會帶來很大危害。近年來,漁政管理部門陸續收到漁民發現外來物種的報告。2014年,有人在老電廠碼頭的江邊撿到一只15公斤的鱷龜,后經漁政部門協調,大鱷龜被送到和平公園動物園水族館喂養。

發現市民集體在江邊放生,漁政執法人員通常需檢查確認,適合在湘江放生的才被允許,不符合規定的一律不許放入湘江。

提醒 盲目放生破壞生態

漁政管理站的這位負責人告訴我們,根據有關規定,單位或者個人自行開展規模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,應當提前15天向當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,內容包括增殖放流的種類、數量、規格、時間、地點等事項,接受監督檢查。盡管民間的放生活動增多,但是到目前為止,漁政管理站沒有接到過一次民間放生的申請報告。

這位負責人還表示,漁政部門每年都會在湘江開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動,放流的魚種全部是湘江原生態的四大家魚等魚種,民間的放生魚苗多數是直接從市場購買而來。他解釋,并不是什么品種的魚苗都可以放生,農業部《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規定》就有明確規定:外來物種、雜交種、轉基因品種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態要求的水生生物禁止放流。

這位負責人說,放生其實是很有講究的。比如說,許多市民喜歡放生鯉魚,雖然是本地物種,但是我們不提倡在湘江放生鯉魚。因為湘江不缺鯉魚,市民從市場上購買的鯉魚品種很雜,多為雜交,一旦投入湘江,有可能使本地鯉魚品種的純度遭到破壞。此外,像巴西龜、食人鯧、清道夫魚、牛蛙、雀鱔等外來物種投入湘江天然水域后,會嚴重影響本地物種生物鏈。市民如果要在湘江放生,建議先去漁政管理站申請,了解有關放生知識,并接受漁政管理人員的監督,以免盲目放生破壞生態平衡。

編后語

保護動物,從尊重自然開始

《列子·說符》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:邯鄲的百姓將捕獵的斑鳩獻給大夫簡子,簡子很高興,賞賜了百姓,并將斑鳩放生以示恩德。簡子的門客勸他道:“民知君之欲放之,競而捕之,死者眾矣……捕而放之,恩過不相補矣。”百姓如果知道簡子要放生,就會競相捕獵斑鳩,斑鳩反而死得更多。而捕獵之后的放生,恩過不能相抵。

誠然,放生者的放生行為是為了積德行善,本意是保護動物的生命,心情可以理解,但放生缺乏科學的指導,只會給動物帶來噩運。而且從動物保護、水體保養的實際情況來看,這樣的做法也適得其反。

別讓“放生”成“殺生”,就要教育放生者學會尊重自然、愛惜生命,學習和掌握被放生動物的習性和放生地的生態知識,自覺遵守政府相關部門出臺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、陸生野生動物保護的法規,不放生不符合生態要求的生物物種,做到科學放生。

另外,值得警示的是,對于那些無視政府規定的放生行為,特別是造成村民財產損失和環境嚴重污染的,應加強事后追責,讓任性而為者付出應有代價。

相關鏈接

別讓“放生”成“殺生”

●2016年6月12日,在青島植物園,有不少人來到此公園放生了幾千只麻雀,這些麻雀不斷死亡。有許多麻雀還不會飛,只能在地上行走。有不少麻雀到馬路上覓食,不知躲避,死于車輪之下。這些人工馴養的樹麻雀已經習慣于人工喂食,不適應野生環境,造成死亡。

●今年5月份,因烏龜太多,加上氣溫升高池水缺氧,青島湛山寺放生池內出現了烏龜沿著池沿“疊羅漢”的一幕,放生池也一度被質疑變成“死亡池”。近日,記者調查發現,不少市民為了放生而放生,甚至過度放生,讓湛山寺放生池里的龜魚等生物超過飽和狀態。

●成都城北有一個不少市民放生魚、龜、鳥類的地方。最近,成都動物園的一位飼養員稱,他在附近的放生池里看見30多只小鳥的尸體,疑是被民眾放生的。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為此稱,“市民有愛心是好事,但往往被放生的物種,也許并不適合野外生存環境。還有可能造成外來物種入侵,對本地生物構成威脅。”

●5月30日,在四川都江堰市玉堂鎮水泉村,幾位“放生愛好者”開了三輛長安面包車來到這里,提出車上的編織袋放蛇歸山,總數量多達數百條。

據了解,這些被放生的蛇,除了菜花蛇等無毒蛇類,還有虎斑頸槽蛇、紅點錦蛇等毒蛇。成群的蛇出現在該村馬路上,爬到村民家門口,村里被鬧得雞犬不寧,村民無奈每天對這些蛇進行捕殺。

●最近,位于山東濟南的大明湖岸邊,工作人員忙著巡邏、勸阻市民放生魚類。經過工作人員現場的宣傳教育,來放生的市民都收回了自己帶來的魚。

大明湖放生由來已久,由于監管空白和處于“道德弱勢”等原因,景區在管理上一直有心無力。但大明湖的生態破壞卻日益顯現:荷田被毀,本地水生生物減少,水質變差。放生的魚類大量死亡,景區每天要撈上百斤死魚。

(責任編輯:admin)
相關閱讀
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|少妇高潮一区二区三区|无码专区亚洲制服丝袜|久久伊人亚洲AV无码网站